节约型机关创建的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如下:
完善制度体系
目标管理与考核:建立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成本控制的目标、法规、制度和标准,完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负责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设置能源资源管理岗位。严格考核评价机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和奖惩,强化能耗、水耗等目标管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能源资源消耗年度指标。
计量与统计:实行能源资源消耗分户、分区、分项计量,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建立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台账,做好分析和公示。
推行绿色办公
无纸化办公:减少纸质文件、资料印发数量,实施数据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节能措施:实施机关办公区域绿色照明工程,采用自然采光,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绿色采购:带头采购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产品。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分类投放与收集:率先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建立垃圾清运台账,交由规范的回收渠道处理。
减量化措施:采取生活垃圾减量化措施,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开展宣传教育
培训与活动:将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内容纳入干部职工培训体系,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岗位培训等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宣传引导:组织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宣传实践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总体目标: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上述措施,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
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机关单位在资源利用、节能减排、财务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本的降低。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干部职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这些措施和目标旨在通过制度建设和行为引导,推动党政机关在能源资源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