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源头的古文,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引用:
《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
魏文侯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回答:“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问:“可得闻邪?”扁鹊解释:“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诗》
(清·宋湘):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已亥杂诗 48》(清·龚自珍):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
《李参政生日》(宋·佚名):
该诗具体句子未提供,但提到“源头”的治理,暗示从源头入手的重要性。
《氾论训》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汉书·刑法志》
“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
《晋书·武帝纪》
“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这些古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治理源头的重要性,包括预防疾病、管理水流、整顿吏治、追求真理等方面。希望这些引用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