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内容和词风上有何变化?

59

李清照的词风前后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感情表达的变化

前期: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主要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多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这一时期的词作风格质朴清新,充满了少女的柔美与欢快。例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还有《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

后期:李清照后期的词风则多为凄凉、悲痛、愤慨、沉郁。在经历了与丈夫的悲欢离合,以及目睹大宋的败落后,她的心中充满了愁绪。这一时期的词作,如《多丽·咏白菊》中的“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以及“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等句,都表达了她的悲痛与无奈。

语言风格的变化

前期:李清照前期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闲愁点缀,如小词《如梦令》。

后期:后期词基调则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相比强烈沉重了许多,如《声声慢》。

心境的变化

前期: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反映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后期:后期由于国破家亡之后,遭受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词作题材则由前期抒发个人感情发展到关注国家存亡的感情,多写内心愁苦,展现出饱经世态炎凉的凄苦心情。

题材内容的变化

前期:前期词作题材反映面比较窄,主要是游玩、饮酒、赏花闺情之类,具有流丽明快、沉婉自然的风格特色。

后期:后期词作题材明显有了变化,多是寄托自己苦闷的事物,大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例如她的名作《渔家傲》。

总结:李清照前后期的词风有着明显的变化。前期的词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充满了少女的柔美与欢快;而后期的词作则多表达悲痛与无奈,风格凄凉、悲痛、愤慨、沉郁。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她的个人生活经历,也体现了她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