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争做立德树人好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次不清
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和德育树人的概念不清,常常把考试技巧和考试成绩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
忙于应付
由于各种会议、学习考核和表格填写,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德育或进行德育教育。
行胜于言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但一些教师在言行上未能体现出良好的师德,导致学生受到不良示范。
认识观念问题
部分教师对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认识不足,思想保守,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
组织纪律问题
一些教师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穿着或佩戴与教师身份不符的服装、饰品,上班期间不能坚守工作岗位,随意缺课旷课,上课时间接打手机等。
工作态度问题
个别教师不服从工作分配,拈轻怕重,工作无起色,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甚至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
廉洁从教问题
一些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管理学生缺乏耐心、细心和爱心,甚至体罚学生,将学生赶出教室。
懈怠教学、缺乏责任心
部分教师对教学懈怠,缺乏责任心,忽视自身职业的专业性和专业知识,忽视学生的学习质量。
默许作弊现象
一些教师甚至袖手旁观,默许学生作弊,这种行为不仅违反教育规律,也不符合教育伦理。
与学生谈恋爱、搞情感纠葛
一些教师与学生谈恋爱或搞情感纠葛,破坏了教师的形象,也会造成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对待学生平等问题
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对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性行为。
工作短视和懈怠心态
一些教师因为工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工作短视和懈怠心态,不能克服问题并解决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影响教育工作的质量。
灰色利益观念
一些教师为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采用一些灰色甚至违法的手段牟取利益,这完全不符合教育事业的规律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缺乏职业操守
许多教师在工作中只顾追求功利和自身利益,忽略了职业操守,偏离了教育工作的初衷,以达到无良做法实现售卖知识,谋取私利等另类行为。
缺乏敬业精神
部分教师工作不力,漫无目的、肆意教学,对教育质量不负责任。
不适当的教育方法
不少教师采取了过于严厉、过于宽松或过分的道德要求,严重扭曲了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发展。
价值观偏移
少数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比待遇、比报酬,个别人为了获得奖励不惜弄虚作假,考试授意学生作弊,败坏考风。
没有做到为人师表
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语言放肆,法制观念淡薄,甚至在学生面前有意无意贬损其他教师。
工作目标错位
部分教师理想信念淡薄,缺乏事业心,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患得患失,牢骚满腹,没有心思教书育人。
丧失教育热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个别教师因为工作环境、待遇等因素,逐渐失去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追求。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有更强的当代社会觉醒意识,加强对自身的方向的明确,对当代年轻人的真正需要和发展路线具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