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其中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以其豪迈的气势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表达驱逐外敌、保卫家国的经典名句。
诗句含义
“但使龙城飞将在”: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英勇善战的将领的渴望,希望有像“龙城飞将”李广那样的英雄人物能够出现,带领军队抵御外敌。
“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胡马”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誓死保卫边疆、不让敌人侵犯家园的决心。
历史背景
王昌龄生活在唐朝,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但边疆地区仍不断发生战争。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当时守边将领无能的批评,以及对良将的渴望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诗句影响
这句诗因其深刻的情感和豪迈的气概,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强大的期盼。
其他相关信息
《出塞》其二:王昌龄还创作了《出塞》其二,其中“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同样表达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战争的残酷。
《从军行七首·其四》: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七首·其四》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也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坚韧不拔和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王昌龄作为边塞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