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是由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管理理论。1954年,他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并随后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合理的绩效评估与反馈机制来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积极性的管理模式。他强调,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并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目标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理论提出后,迅速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被广泛应用。随后,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也纷纷仿效,使目标管理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