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抒情与描写的片段如下: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叠用“盼望着”,突出“盼”。而东风报讯,充满喜悦。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作者描绘了小草刚刚长出的情态,用了“偷偷”“钻”,给人以不知不觉的感觉,又用“嫩嫩”“绿绿”使小草惹人喜爱,还写了小草的长势和生长的面积,用了“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小草变得可爱,从而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写出了春花的烂漫、芬芳,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描绘了春风的轻柔和草的柔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抓住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从静景写到动景,由近写到远,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朦胧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诱人。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通过描写鸟儿和牧童的活动,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之情。
这些片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拟人手法,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