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高竹临水上》(元·虞集)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员当谷》(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咏竹》(宋·韦骧)
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
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书舍竹》(宋·蔡确)
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徐竹隐》(元·王冕)
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题李次云窗竹》(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暮春归故山草堂》(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题刘秀才新竹》(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竹》(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题李次云窗竹》(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暮春归故山草堂》(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题刘秀才新竹》(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竹》(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这些古诗词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气质和神韵,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