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掌握和丰富自己的舞蹈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夯实基础能力
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艺术感染力。舞蹈表现力建立在规范准确的舞蹈动作之上,舞者需要具备快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通过规范专业的训练,逐步增强舞蹈技术技巧能力,提高肌肉组织和关节韧带的协调性。
注意细节,动作赋予感情。舞蹈表现力的优劣往往体现在手指、脚趾尖的延伸,肢体转动的方向、屈伸的程度,以及对动作点、线、面的把握等细节上。注意每一个细节,动作便赋予感情,舞蹈感染力也就随即增强了。
积累舞蹈语汇
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舞蹈动作。舞蹈语汇的积累是丰富舞蹈语言的基础,掌握更多的舞蹈动作有助于创作和把握丰富的舞蹈语言。
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舞蹈文化。芭蕾舞和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专属于某一个国家,而成了国际性的舞蹈艺术。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应当把握住一切可能得到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
理解音乐和情感
对模仿的淡化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在逐步掌握了身体的运动规律后,需要对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发挥想象力,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舞蹈角色。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熟悉舞曲的知识。所有的舞蹈都是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者除了练习相对应的舞蹈动作外,也要学习音乐和曲谱方面的知识,将音乐本身理解透彻,体会到它的意境,然后通过身体语言表达出来。
坚持和练习
坚持是必不可少的。舞蹈是一种肢体上的语言,无论理论学习多么专业,让身体舞动起来才能真正的孰能生巧。长期的坚持才能保证舞感。
学习和借鉴其他舞种
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了某种舞种的舞者来说,可以试着尝试一下其他的舞种,不同的风格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舞蹈感受,对自身也是另外一种锻炼。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逐步掌握和丰富自己的舞蹈语言,提高舞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