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馆唐僧
唐僧:这是什么?黄焖鸡?我要的是斋鸭啊!
老板:不好意思,师傅,斋鸭刚刚卖完了。
唐僧:那好吧,给我来一碗酸辣粉。
老板:师傅,你要的酸辣粉也卖光了,剩下的只有速食面了。
唐僧:速食面?好吧,给我来一碗吧。
老板:师傅,您先等一下,我去给您煮饭。
(过了一会儿)
老板:师傅,饭好了。
唐僧:哇,这饭怎么这么小啊?
老板:这是您点的大小啊,师傅。
唐僧:不行,我要一只斋鸭,一大碗酸辣粉,还有一大碗黄焖鸡!
老板:师傅,真的没有了。
唐僧:那好吧,那我就不付钱了!
老板:师傅,您别闹嘛,我这不容易嘛!您要不喜欢这些菜,我重新给您准备。
唐僧:好吧,那你再给我点菜吧。
卖水果的大妈
顾客:大妈,这个苹果多少钱一斤?
大妈:这个苹果很特别,一斤50块钱。
顾客:50块钱?这么贵!
大妈:是挺贵的,但是这是有机苹果,绝对健康无公害。
吹牛
甲:我们家是吹牛世家!
乙:我们家还是吹牛专业户呢!
甲:我们家吹牛不纳税。
乙:我们家吹牛还不交钱呢!
甲:不是吹,我一出生就会上厕所。
乙:爬着去?
甲:谁刚生下来就会爬呀?
乙:那怎么去?
甲:床就当厕所了呗!
乙:这叫尿床!
甲:我三个月就会跑。
乙:那准是个怪胎!
甲:三个月我妈就上班了,我只好奶奶家/姥姥家两头跑。
三化
好久好久没见到各位乡亲了!掌声响起来,我一激动就走上台。本来单口相声我一点都不会,可是区文联把我写在你们的节目单内。我人又长得丑,遗憾现在不是农村户口,不然住房补贴、计生补贴样样有!我只是胆子大,喜欢讲实话。今天讲的主题是“三化”。不是汉话、苗话和彝话,也不是假话、大话和空话,乡亲们一定记住了,是工业化,城填化和农业现代化,你想想,农业不发展,工业就减产,城镇建设就放缓!
南北大街
南北大街东西走,十字街头人咬狗,拣起狗来砍砖头,倒叫砖头咬了手。 有个老头才十九,嘴里喝藕就着酒,从小没见过这宗事儿,三轮儿拉着火车走。 今天啊,我给大家说段单口相声,这里面啊就有这么一个不象话的人。这事啊发生在清朝时候。说呀有这么一大财主,家财万贯,在北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这老头呢,有俩儿子,大儿子不管办什么事都十分的沉着冷静,为人非常的干练。这老二呢?为人到还可以,就是有个小毛病,好和口小酒。他好到什么分上呢?他把那床头上吊一个酒葫芦,晚上睡醒了就打开葫芦喝几口,上厕所也不好好上,把厕所门口放个酒坛子,上完厕所他都得喝上几口! 终于有一天啊,老头子不行了,得了重病,马上就要咽气了。他把俩儿子叫到跟前,嘱咐完了后事,把大儿子单独留下了,和老大说:“我就要不行了,我临终最大的心愿就是叫你弟弟把酒给戒了,咱们家纵是有万贯家财也经不起他这个喝法啊!”老大点头称是。老头子说完就死了,俩儿子把老头的后事办完,老大就开始着手给兄弟戒酒。有人和老大说啊,老二这是撞上酒魔了!得请老法师做法驱魔,老大就相信了,叫我说啊,这就是病急了乱投医。花重金请了一帮法师,没成想这帮人是一帮二把刀啊,整天在家里念那个《葡萄经》。那位问了什么是《葡萄经》啊?其实就是骗子念的那:“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啊,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