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的是越王勾践在战败后,为了铭记耻辱,激励自己复仇,采取了一系列自励的行为,最终成功复仇,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故事背景
越国与吴国相邻,两国因日久争战结下宿怨。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阖闾趁机发兵攻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发生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战败身亡,其子夫差继位,并牢记父亲遗嘱,誓要报越国之仇。
战败与求和
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战争中遭遇惨败,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在范蠡的建议下,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中求和,并通过贿赂吴王身边的宠臣伯嚭,最终赢得了吴王的信任,得以返回越国。
卧薪尝胆
勾践回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国耻,他在卧室中放置了一枚苦胆,无论是坐卧还是饮食,都要先尝一尝苦胆的味道。他还把床铺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以此来提醒自己不忘战败的耻辱。
复仇与胜利
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和励精图治,越国在勾践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473年,勾践抓住吴国国内空虚的机会,举兵伐吴,最终大败吴军,俘虏了吴王夫差,实现了复兴的宏愿。
故事影响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卧薪尝胆”,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在苦难中不忘寻找破解之法,默默隐忍,一朝待发。
总结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励志的历史,更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激励着无数人在逆境中不放弃,坚持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