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ù bù kuī yuán。该成语的典故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文是:“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成语的意思是指 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其中,“目”指眼睛,“窥”是偷看的意思,“园”是指花园。这个成语比喻人的眼光短浅,只看到了一部分,不能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全貌。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领域或事物缺乏了解和经验,只是凭借外界的传闻或表面的了解做出判断。例如,在学术上,只有目不窥园的精神,才能深入钻研,取得成就。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