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之所以易守难攻,主要原因在于其 地势险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位置: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王垛村附近,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地处“两京(西安、洛阳)古道”,紧靠黄河,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因此得名。
森林密布:
古代的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从崤山到潼津这一百多里路,到处都是密集的森林,古代被称为“桃林之塞”、“松柏之塞”。由于森林太过密集,行人都难以通过,更何况是军队。这种天然的地利优势,使得秦国在面对山东六国进攻时,只要守住了这条裂缝,便等于彻底断绝了东西交通。
地形限制:
函谷关周围的地形使得敌人面对函谷关时,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只有正面进攻一条路可选。这种地形限制,使得函谷关成为了一个极其险要的关隘。
一夫当关:
有句话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用来形容某处地势极其险要,易守难攻。这句话最初是用来形容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函谷关的。
后勤补给困难:
秦国疆域临靠如今的山西境内,黄土高坡成为绕道而行的阻碍。众所周知,黄土高坡沟壑纵横,以当时的运输条件,翻过这一天然屏障可谓艰难至极,搞不好就会未到秦国,就因后勤补给困难而被生生拖垮。
综上所述,函谷关的地势险要、森林密布、地形限制以及后勤补给困难等因素,共同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