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动作发展的五大法则如下:
不要过早走路 :在宝宝站不稳、两脚还不能支撑身体重量的时候,过早走路容易压迫腿的发育,形成X形腿或O型腿。建议先锻炼孩子腿部肌肉,常练习蹲和站,增强腿部力量。要有宽敞安全的行走空间:
最好能清理出一间空房间让宝宝沿着墙壁先扶着走。如果没有合适的安全空间,可以使用“怀抱学步法”,并带宝宝到空旷的小区里走走。
学走路初期最好光脚:
这样可以让宝宝的脚掌更多的接触地面,不至于滑倒,也增强各种感觉功能的刺激。在软软的床上学走对孩子不好。在冬天或去室外时,给孩子穿宽松软质的鞋袜。当宝宝开始独立迈步时,应穿比脚宽一指距离的鞋子。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保证学走路的热量需求。蛋白质的摄入每天大约需23克。
分阶段辅助孩子学走路
刚开始学步时,可以借助助步车来学习和感受走路。
等到宝宝12个月左右,训练宝宝蹲,可以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尝试自己捡起来。
等到宝宝能走一小段路时,父母可以各坐在一头,让宝宝两头走。
等到宝宝有了更多的行走兴趣和对四周探索的兴趣加强时,可以继续训练徒步肌肉力量,以及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比如借助楼梯、椅子等,让宝宝一上一下练习,但要注意安全。
这些法则帮助婴幼儿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逐步发展运动能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