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文学作品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描写竹子的优美诗句及其赏析:
《诗经·国风·淇奥》 诗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赏析:这是先秦时代卫地汉族人民赞美男子的诗歌,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全诗运用大量的比喻,从一章到三章的变化过程,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
《竹石》 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赏析: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书、画世称“三绝”,一生画竹最多。此诗中,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竹里馆》 诗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王维以竹子的清幽雅致,象征自己的高洁品格和独立精神。
《潇湘神·斑竹枝》 诗句:
斑竹枝,斑竹枝,点点泪痕寄相思。
赏析:此句以斑竹为载体,寄托了深深的相思之情,竹与泪痕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哀怨而又美丽的意境。
《於潜僧绿筠轩》 诗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赏析:苏轼的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竹子的热爱,认为竹子有高雅的气质,能让人远离庸俗。
《严郑公宅同咏竹》 诗句: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影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赏析:此诗细腻地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质,通过竹子的清新和清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竹子的爱护之情。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生长环境和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竹子的美好品质包括坚韧不拔、高风亮节、虚心、有节、忠诚等,这些品质在诗人们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