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韦编三绝今知命的意思和典故?

59

韦编三绝的意思

韦编三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éi biān sān jué。其中,“韦”指的是熟牛皮,“韦编”是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的过程,“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整个成语比喻读书勤奋,废寝忘食地学习。

典故来源

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晚年特别喜爱《周易》,他反复阅读《周易》,以至于把编联竹简的熟牛皮绳都磨断了多次。具体来说,孔子在阅读《周易》时,因为翻阅次数太多,连穿竹简的熟牛皮绳都断了好几次。后来,人们就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来概括孔子这种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

成语用法

在句子中,韦编三绝一般作谓语或宾语,用来形容人读书勤奋刻苦。例如:“这位学者韦编三绝的治学精神令人钦佩,他对古籍的研究成果丰硕。”

启示

韦编三绝激励人们在求知的道路上要勤奋努力。学习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有深入钻研的精神。无论学习何种知识,都需要有这种坚持不懈、刻苦研读的态度,才能有所收获。同时也说明,经典著作值得反复品味,每一次研读都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领悟。

其他相关信息

此外,韦编三绝也可以指穿联甲骨的牛皮断了多次,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晚年研究《周易》的情景,他常常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以致穿竹简的皮绳经常被磨断。即使这样勤奋用功,孔子都深感生命有限,来日不多,怕在有生之年不能悟透《周易》并用充足的时间有所著述,于是发出哀叹:“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