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描绘人在受到强烈刺激后的一种惊愕状态。以下是它的主要特点:
神态与表情
眼神状态:人的眼神会充满震惊,好像失去了焦点一样,直直地盯着某个方向,或者空洞地看着前方。
嘴巴形态:嘴巴会张得比较大,可能还会微微颤抖,就像想要说什么却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内心的震惊。
情感程度
它所表达的惊讶程度是非常高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感到意外,还包括了一种思维上的停滞和情感上的不知所措。这种情绪可能还会伴随着失望、恐惧或者困惑等其他复杂的情绪,是一种综合的、强烈的情绪反应。
行为表现
“目瞪口呆”描述的是一个人因极度震惊而一时之间不知所措的样子,通常表现为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开开的,说不出话来。
语境与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时,由于震惊或恐惧而愣住的状态。它可以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出处
“目瞪口呆”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综上所述,“目瞪口呆”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过描述人的眼神和嘴巴的状态,生动地表现出因极度震惊而不知所措的情绪反应。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