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大学》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孟子》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人,都要反过来要求自身做得更加完善,只有自身端正了,天下人才会归服。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这些口诀顺口溜涵盖了《四书》中的核心思想和重要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