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煤的形成过程?

59

煤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

泥炭化阶段

植物堆积:在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下,大量的高等植物在沼泽、湖泊等低洼地区生长繁殖。植物死亡后,其遗体堆积在水中或潮湿的地面上,由于水体的覆盖或土壤的潮湿,这些植物遗体与空气隔绝,为后续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微生物分解: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植物遗体开始发生分解。微生物会利用植物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将其中的易分解成分如糖类、蛋白质等逐渐分解转化为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遗体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较难分解的成分则会相对富集。

泥炭形成:随着植物遗体的不断堆积和微生物的持续分解,未被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压实,形成一种富含水分、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松软物质,这就是泥炭。泥炭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具有一定的可燃性。

煤化阶段

成岩作用:泥炭形成后,随着地壳的下沉,泥炭层被新的沉积物覆盖,受到上覆地层的压力作用。在压力和一定温度的影响下,泥炭中的水分逐渐被挤出,体积缩小,密度增大,同时其中的有机物质也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如脱水、脱羧等反应,泥炭逐渐转化为褐煤。

变质作用: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泥炭进一步转化为烟煤至无烟煤。这一过程涉及到更高级别的物理化学变化,使得煤的碳含量增加,挥发分含量减少,燃烧性能逐渐提高。

煤的形成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条件。只有这些条件的有利配合才能形成大规模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