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和高铁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位和速度
高铁:指营运速率达每小时300公里的铁路系统,主要承担中长途客流及区域内部分大点之间的点到点客流。
城轨:即城际轨道交通,速度每小时在200公里以上,主要承担沿线各个城市主要中心城镇之间的客流,兼顾城市组团、市中心城镇之间的客流。
轨道类型
高铁:一般采用无砟轨道,也有少部分采用有砟轨道。
城轨:采用的是传统的有砟轨道,即道砟+枕木的模式。
载客量
高铁:载客量非常高,能够满足大容量的乘客需求。
城轨:载客量相对较低,相同编组下,每辆CRH6型城际列车的最大载客量约为1500人。
站点性质和密度
高铁:在一个城市通常只设置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站点进行停靠,站间距较长,一般在20km到50km之间。
城轨:站点比较多,站间距较短,便于城市间短途通勤,一般在5km到20km之间。
票价计价方式
高铁:按运行里程确定票价。
城轨:多以“基础价+距离价”的方式确定票价,乘坐距离越远越便宜。
发车密度
高铁:发车密度和班次总量相对较低,适合长途运输。
城轨:发车密度和班次总量较高,适合城市间或城市群内部的短途客运服务。
线路辐射范围
高铁:主要适用于距离较远的不同区域之间的长干线,建设里程长达1000km以上。
城轨:线路里程不长,一般在50km到200km之间,主要用于解决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
综上所述,城轨和高铁在定位、速度、轨道类型、载客量、站点性质、票价计价方式、发车密度和线路辐射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高铁更适合长距离、高速的旅客运输,而城轨则更适合城市间或城市群内部的短途客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