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20章,是子贡与孔子关于“怎样做才能称得上‘士’”的问答对话中的一部分。这句话的意思是 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
具体来说,孔子在这里提到,“言必信,行必果”是士的一种表现,但紧接着用“硁硁然,小人哉”来形容这种人的状态。这里的“硁硁然”通常被解释为固执、轻慢、浅薄等情态,但并非贬义,而是指这些人在言行一致和诚信方面表现出色,甚至受到孔子的赏识,能够升入“士”的等级。
然而,孔子也指出,如果一个人只认“言必信,行必果”一个死理,不管这个事儿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怀,那还达不到君子的标准,只能算是小人之义。因此,虽然“言必信,行必果”是值得肯定的高尚品质,但背后还应该有个道德价值观的衡量。
综上所述,这句话强调了言行一致和诚信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有道义的考量和权衡,不能一味地固执己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