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次栉比是一个汉语成语,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具体来说:
鱼鳞:
鱼鳞是鱼身体表面的一种结构,通常是薄片状,紧密排列。
梳子齿:
梳子上的齿也是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用于梳理头发。
因此,“鳞次栉比”这个成语通过这两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密集且有序的排列方式。
出处
《诗经·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清·王韬《瀛壖杂志》:“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鳞次栉比。”
辨析
鳞次栉比vs 星罗棋布:两者都形容数量多、分布密,但“鳞次栉比”更侧重于排列的密集和整齐,常用于描述城市建筑或船只的排列。
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与“鳞次栉比”的密集整齐有所不同。
这个成语在描述建筑物、船只等排列时,能够形象地表达出排列的密集和有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秩序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