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简朴,被百姓称为“干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并在大堂上悬挂对联以自警:“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
海明威:
作家海明威对文章质量有极高的追求。他每天修改自己的作品,甚至请人誊写草稿后再次修改,清样出来后再进行一次修改。他还用表格记录每天书写的字数,如果没有完成当天的工作,他会感到愧疚得无法吃饭。
鲁迅:
鲁迅小时候读书刻苦,有一次因迟到被老师责骂。他第二天早早到校,在书桌右上角刻了一个“早”字,并暗暗发誓不再迟到。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他去世。
徐溥: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他在私塾读书时,常从口袋中掏出自己手抄的儒家经典语录,并效仿古人,在书桌上放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以记录自己的善念和过失。通过这种方式,他不断反省并激励自己,最终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许衡:
宋元之交的学者许衡,在逃难途中,面对路边的梨树,尽管口渴难耐,也坚持不摘梨,因为他认为梨树虽无主,但自己的心应有主。他的自律精神体现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道德自觉。
柳传志: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在守时方面表现出色,多次会议中几乎从未迟到。有一次,他为了不迟到,特意提前半小时到达会场,并在会场外等待。他的自律不仅体现在守时上,还体现在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道德自觉上。
这些名人的自律自觉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中,更体现在他们的工作和成就上。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自律,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