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雀吞龙这个典故出自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禽虫十二章》一诗。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描绘了麻雀虽小,却能制服腾空的老鹰的场景,形象地比喻了地位低的人在某种机遇之下竟将高高在上者压倒的现象。因此,“蟒雀吞龙”的字面意思是指草中之鸟(莽:通“蜢”,即蚱蜢)反而比空中之王——龙还大。这个典故表达的是一种虽处下位,却能以智慧和勇气挑战并超越强大对手的信念。
此外,这个典故也被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以强大的力量或能力征服、吞噬另一个更为庞大、强大的对手,比喻小而巧妙的一方战胜了庞然大物,表示通过智慧、策略或技巧等方式克服困难并取得胜利。
在小说《元尊》中,"蟒雀吞龙"这个成语也被广泛使用。例如,周元出生时身附圣龙气运,这引起了大武王朝的担忧,怕大周王朝借此颠覆自己的霸主地位。于是武王以武力威胁大周王朝皇帝交出周元,让他的儿女武煌和武瑶吞噬周元身上的圣龙气运,这一过程便是“蟒雀吞龙”。这一事件之后,大周王朝逐渐衰败。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