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就怕没问题,这句话出自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的《语录下》,原文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最怕的是没有疑问,因为有了疑问,才能促使人们去探究、去学习,从而取得进步。
陆九渊的这句话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认为提问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种学习态度体现了谦虚好学、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此外,其他一些名言也强调了提问和质疑的重要性,例如:
《尚书》: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这句话的意思是,喜欢问问题的人会更加博学,而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意见的人则会显得狭隘。
《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五个环节,其中“审问之”指的就是要仔细提问和探究。
东汉哲学家王充: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如果不学习也不会有成就,不向他人请教,许多问题永远也不会明白。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是天生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这些名言都表明,提问和质疑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断提问和探究,才能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