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
祥子的第一辆车:
祥子18岁从乡下北平来拉车,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凑足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非常激动,把买车的这天定为自己和车的生日,他要开始全新的生活。
匪兵抢车:
北平城外军阀混战,祥子不信谣言,大着胆子拉一个矮子到清华,结果车被大兵收了,人被抓走了。祥子趁大兵们听到炮声撤走这一机会,带大兵们放弃的骆驼逃走了,并在一座村庄以35元的价格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老者,回了城里。
祥子绰号的来历:
祥子在海甸躺了三天,他与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听了去,因此人们称他为“骆驼祥子”。
怒辞杨宅:
祥子为杨宅拉起了包月,但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善良坚忍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反抗的要求。
祥子与虎妞:
祥子回到人和厂,受到了虎妞的热情款待。虎妞看上了祥子,与他有了夫妻之实。后来,虎妞假装有了祥子的骨肉,无奈之下,祥子只好与强悍的虎妞成亲。
曹家遇险(孙侦探的敲诈):
祥子为曹先生拉包月,眼看就要凑足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一空。
祥子的失落:
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二次希望破灭。他无奈回到刘四爷的家里,后来虎妞真的怀孕了。刘四爷由于看不起拉车的人,与自己的女儿决裂,夫妻二人被赶了出来。
祥子结婚:
虎妞以低价从邻居二强子那里买了一辆车,祥子又有了车。但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最后,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沦落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靠着给别人主持红白之事来勉强过日子。
这些情节构成了《骆驼祥子》的主要故事线,反映了旧中国北平底层贫苦市民的悲惨生活,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