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意思是在外领兵作战的将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不必完全遵守君主的命令。原文为:“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强调了将领在战场上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
出处
《孙子兵法·九变篇》
原句
“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意思
实地打仗的将领可以不听取远在京城纸上谈兵的首长的指导命令,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历史典故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说:“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这体现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精神。
实际应用
汉文帝时期,冯唐在讨论任将之道时引用了这一原则,认为古代君主在送军远征时会说:“国门以内的事,归我来管;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您去管。”这表明在军事行动中,将领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综上所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这一原则强调了将领在战场上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以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这一原则在历史上得到了多次应用和验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