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这座位于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上的古桥,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便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见证。以下是一些关于卢沟桥的感人文字:
《卢沟谣》
>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
> 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
> 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
> 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
> 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
> 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
> 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
> 水清清,月圆圆,铭记历史不忘痛。
《卢沟桥歌》歌词
>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的坟墓在此,最后关头已到临,牺牲到底不屈挠;
> 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
>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走过卢沟桥》
> 陪着历史的脚步,走到桥头,累了,在画面里小憩。
> 岁月一沉思,永定河水就开始结冰,血汗在石上铭刻奴役的肌腱。
> 强健如牛,拉不动身后的苦难,那锤,砸碎了梦境,却砸不醒思想。
> 如果可以,我愿做一块石头,锲在弧拱的最顶端,任人们的脚步笃定地踩踏着我。
> 未等地老天荒,就侵润成顺从与愚昧的化石,任后人瞻仰。
《读卢沟桥图组有感》
> 雕栏未洗耻天心,载道犹多仄石吟。
> 噩梦百年当自醒,雄风再振大雷音。
> 看着卢沟桥两侧栏杆上的石狮子,看见图中桥上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面,慧光感到一阵阵的胸闷气短,像在胸中塞进块垒般难过。
> 感触于眼前之景,感概着世事沧桑,又刚好第二天就是“七.七”事变纪念日,于是慧光又有感而发地仰天长叹“雕栏未洗耻天心”,另一方面也面对现实中的不堪而感概着“载道犹多仄石吟”。
这些文字不仅描绘了卢沟桥的物理特征和历史背景,更传达了人们对这段屈辱历史的深刻记忆和缅怀之情。站在卢沟桥,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先烈们不屈不挠的英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