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宋代梅尧臣《长歌行》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宋代陆游《秋怀》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唐代韩愈《寄卢仝》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贞观政要》
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韩非子·大体》
凡理狱之情,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不严讯,不旁求,不贵多端,以见聪明——《贞观政要》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宋代苏轼《石鼓》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宋代苏轼《戏子由》
疾苦无不求,前人唯法律——宋代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代王安石《商鞅》
这些古文名言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法律的重视和敬畏,强调了法律在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