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则学校位于怀宁县马庙镇磨塘村, 1930年由丁柱中先生创办。学校秉承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培育出数以万计人才,尤其在抗战期间丁柱中先生担任怀宁县抗战后援动员委员会指导员开展抗战教育,为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名称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最早的学校名称是“学宫”,后来改为“学堂”,到了唐代又改为“学院”,宋代逐渐演化成了“学校”。
世则学校的名称则直接受到了陶行知“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丁柱中先生回到家乡丁树咀(今马庙磨塘村)创办了世则学校,自创办伊始,便以独特的教育实践和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校大门向贫苦孩童倾斜,始终坚持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口号融入到教学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以所学帮助他人,实现知行合一。
因此,世则学校的名称不仅承载着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更体现了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