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掩耳盗铃》和《滥竽充数》,还有许多其他经典的寓言故事,以下是一些例子:
《揠苗助长》
故事内容: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已经死了。
寓意: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自相矛盾》
故事内容: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寓意: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画蛇添足》
故事内容: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
寓意:做了多余的事,不但无益,反而可能因此破坏了原有的事情。
《刻舟求剑》
故事内容:战国时期,有个人过江时不慎将剑掉入水中,他在船舷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他按照记号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
寓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守株待兔》
故事内容: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寓意: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亡羊补牢》
故事内容:战国时,有一个放羊的牧人,晚上羊圈里的一只狼把羊叼走了一只,他连忙去找猎人,请求猎人帮助他,猎人便让他回去把羊圈修补好。等猎人回到羊圈时,发现狼又叼走了一只羊,牧人后悔不已,说:“早知道这样,我早就修补羊圈了。”
寓意: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井底之蛙》
故事内容:井底有一只青蛙,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个海龟,才发现天是那么广阔。
寓意: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的人。
《买椟还珠》
故事内容: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