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那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阐明了他的启发式教学主张。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愤不启: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不悱不发:
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个例子而不能说出其他三个其他的例子,就不用再教了。
这句话集中表现了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师应该在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后,再进行适时的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这种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从而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孔子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体现了他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教学过程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种启发式教学法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广泛借鉴和应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