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七夕》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主旨在于 表达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以下是该诗的内容及其赏析:
诗歌内容
首联:“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诗人在他乡旅馆夜宿,恰逢七夕之时,更加深了他的羁旅之愁。
颔联:“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诗人想象家中妻子在七夕之夜穿针乞巧的情景,而自己却远离家乡,无法与亲人团聚,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
颈联:“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诗人通过对初秋景物的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他的秋愁。
尾联:“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诗人在反问中表达了自己的愁绪已到了无法排遣的极点,遥望银河,思绪万千。
诗歌赏析
情感表达:全诗语言平淡,情感深挚,意蕴醇厚。诗人通过描写他乡七夕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奈。
意境营造: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充满思念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综上所述,《他乡七夕》的主旨在于表达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通过描绘他乡七夕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