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关于孔子谈论救赎鲁国人的议论文?

59

关于孔子谈论救赎鲁国人的议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孔子的道德观与救赎行为

孔子强调“义”的重要性,认为救赎他人是一种道德责任。当孔子的学生子路救起一个掉进湍急河流的小孩,并接受其父亲的感谢时,孔子认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因为它鼓励了更多的人去救人。

子贡的行为及其影响

子贡赎回了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但没有向国家报账,受到了人们的称赞。然而,孔子严厉地批评了子贡,认为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孔子指出,子贡的行为树立了一个坏标杆,使得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不敢去赎回自己的同胞,因为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赎人后无法得到国家的补偿。

孔子对利与义的解释

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应该能够改变世俗民风,教化百姓。他解释说,鲁国原先的法律所追求的只是一个“义”字,只要人们看到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恻隐之心,并愿意去赎人,那么国家会给予补偿和奖励。子贡的行为虽然出于善意,但却破坏了这一机制,导致不再有人愿意去赎回沦为奴隶的鲁国人。

救赎行为的社会影响

孔子的观点强调了救赎行为的社会影响。他认为,个人的善行应该能够激发更多人的善行,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利益。子贡的行为虽然值得称赞,但它破坏了社会激励机制,使得鲁国人在面对类似情况时选择放弃。

综上所述,孔子的观点是,救赎他人是一种道德责任,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去帮助他人。同时,个人的善行应该考虑到社会影响,避免破坏社会激励机制,以免导致更多人的冷漠和自私。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