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领导好,观众好,老师好,同学们好,大家好。
B:你真啰嗦,看我的!者位好,者位好。
A:者位?者位是哪位?应该是诸位好吧!
B:哦,哦……对对,诸位好!诸位好!今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相声,那是相当激动啊,心跳得扑通扑通的,上下不安呀。
A:上下不安?哦,你说的是忐忑不安吧?
B:就算是忐忑不安吧。不过,我还是克服了内心的胆去,勇敢地走上了台来。
A:啊?内心的胆去?那是读胆怯!
B:噢。因为我要展示展示我们俩独特的鬼力。
A:您等会儿,等会儿。独特的鬼力?什么叫鬼力呀?那念魅力!嘿,等等,等等,你怎么老是读错别字呀。你到底读过书没?
B:读过呀!
A:在哪所学校?
B:嗯——,就——叔江实验小学嘛。
A:噢?哪里啊?
B:就————,反正和你同一个学校。
A:嘿,这叫椒江实验小学。嗨,你以为这一边有个叔字它读叔呀。唉,这是什么水平呀,太差了。
B:哎呀,不就是读错了几个字吗,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A:那我可得告诉你,读错别字还真不行。
B:何以见得?
A:要不这样,咱俩来演示一下怎么样?
B:好,来,演示演示。
A:就说那一回吧。你写作文,有一句是这么写的“今天,我高兴的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前方有一堆大大的牛粪,我是大吃一斤呀”。
B:哎,对,是这样写的,没错呀?
A:可是,你把惊讶的惊写成一斤两斤的斤,你念念看,这还像话吗,怪不得老师只能如下批阅:
A:老师怎么批的?
B:(哼),你真有勇气,竟然连牛粪能吃下一斤。
在这段相声中,B在表演中多次读错了字,例如“者位”应该是“诸位”,“胆去”应该是“胆怯”,“鬼力”应该是“魅力”,“惊”应该是“精”等。这些错别字不仅影响了表演的效果,也体现了小学生在识字和用字上的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