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什么是歇后语?有哪些例如?

59

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这种语言形式在生活实践中由人民群众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通常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

歇后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谐音类:

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产生幽默效果。例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喻事类:

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某种情况或道理。例如:“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喻物类:

通过比喻来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例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故事类:

基于历史故事或传说来构成的歇后语。例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了

大麦去了皮——白人(仁)

大胡子——难题(剃)

丈八的灶台——高照(灶)

山林中烧火——就地取材(柴)

云彩上点灯——空挂名(明)

歇后语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深受人们喜爱,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也在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中经常使用。通过这些歇后语,人们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和表达各种情感和道理。